第十四章(1/3)
既然是别州历史上知名的刽子手,在行刑技术上自然也会有其贡献。让所有刽子手都有同他一样的快手快刀是不可能的,但如果有了一种器械,让一般的学学就会用自然还是可以的。“刘大刀”不是就发明了“阴锚”吗?那么“刘小刀”又发明了什么物件呢?
这还得从闹“长毛儿”说起。别州离广西并不算近,所以太平天国的足迹起初并没有踏到这里,官军同太平军在别州地界上只打了一仗,那是翼王石达开被迫带兵从天京出走后,此时太平天国已开始走向灭亡。
从翼王离开天京,就始终没有摆脱曾国藩湘军的纠缠,是越打越少,仗是越打越糟,到了别州附近,早已是
困马乏,又赶上湘军大举赶上,不得已派一支小部队阻击追兵,以掩护主力转移。这支部队
少势弱,不久就被打散了,其中的几百名锦绣营的
兵转战了八天八夜,终于摆脱了追兵逃至别州南边的山脚下的一片树木里,一到地方,她们便累得倒地睡去,却倒霉地被当地的民团发现。
除了战死的和有机会自尽的,大约有二百来个年轻的兵被民团擒获。据说她们当中的大部分
被
捆绑起来抬进别州城都还没有睡醒。
别州的官员们自然是加官进爵,不过这些太平军兵可就倒了大霉。曾大帅派来验收战俘的官员看过这些
兵后只说了一个字:“剐!”便决定了她们的命运。
与别州那些时吃香喝辣的匪相比,这些
俘可就算不上漂亮了,她们始终处于不断的争战中,满面风尘不说,这几个月被
家追得逃来逃去,更是一个个形容憔悴,虽然“刘小刀”正当年少,却也实在没有兴趣去玩儿她们,更何况一下子二百来个也玩儿不过来。不过过场总得走走,他便从中选了一个还算凑合的小
目勉强上了一回,其他的便放手让那些被临时派来帮忙的民团团丁去过瘾。
虽然“刘小刀”玩儿十分挑剔,但那些土腥味十足的团丁可都是些好长时间没见过
的色中饿鬼,也不懂得什么怜香惜玉,只管上马就
,没了命一样地狠
,使那些
俘们受尽了折磨,再说她们都是外地
,并不象别州的
那样了解别州的独特传统,所以
身的时候一个个又哭又叫,拼命挣扎,弄得那临时辟作
身场地的城东军营里
飞狗跳,不亦乐乎。
在别州杀当然是按别州的规矩来。可这么多
俘“刘小刀”一个
怎么忙得过来,再说虽然曝尸的地方不成什么问题,可一下子那里赶制得出二百多架木驴呢?于是,“刘小刀”便发明了木驴的简易替代物……“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