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(1/12)

一群风华正茂的八路军兵和部悲壮而惨烈地毁灭在寇的魔掌之中。

我的一位熟、终生研究抗战史的权威专家告诉我,在我军的军史上,这是仅次于1936年西路军团全军覆没的第二次我军兵部队整建制覆没的事件。

但是,比西路军兵更加不幸的是,无论是在国、共双方的军史、战史上,还是在本的战争记录中,都找不到关于这次血案的正式记载,只有个别老首长在回忆录中有只言片语提及此事。作为这次惨案为数极少的幸存者之一,在即将走到自己生命的尽之际,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,我要向今天的年轻说出历史的真相,以告慰无数战友的在天之灵。

我1920年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,祖父作过北洋大臣的幕僚,父母却都是庚子赔款留洋学生,因此我从小受的是西式教育。我15岁那年进北平第一子中学读书,就在这一年,发了一二九抗运动,刚刚摆脱童蒙的我,被卷了事关国家存亡的政治大

我所在的一中是这场风的中心之一,我和当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一样,以自己的全部热了如火如荼的抗救亡运动。在运动中,我接触了党的组织,1936年6月,经长我两届的学姐沈茗介绍,我加了青年团。

随着寇的步步进,华北的局势越来越紧张,我根据党的指示积极在学生中开展工作,很快成了学生界党的骨分子。随着局势的恶化,平津的大专院校纷纷南迁,战争的空气越来越浓了。父母担心我的安全,准备送我到英国去继续读书,可我不愿意在自己的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离去,经过无数次的抗争,终于留在了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北平。

不久,全面抗战终于发,次年,我中学毕业进北平子师范学校。这时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抗活动骨了,我当时已是预备党员,受华北局群工部一位姓刘的同志直接领导。

1939年初夏的一天,老刘突然通知我到一个秘密地点开会,到达后我发现屋里已有十几个,在当时的况下这是很不寻常的。最让我惊喜意外的是,我竟发现了我的团介绍沈茗。

她早两年上了燕大,抗战发后就没有了音信,我一直以为,她随学校南迁了,没想到她竟然还留在这寇铁蹄下的古都。

老刘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局势:抗战发后,我军向华北敌后积极发展,在山岳地区站稳脚跟后,又开始向冀中平原发展,目前在冀中平原已经建立了数块根据地和游击区。随着根据地的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