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集 第二章 警花的高跟鞋(4/10)

我一个个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,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,看来这群小伙子,在我这个年纪最小的“大哥”教育下,工作很认真。

空架架好后就是培育良土,这活更细,先要翻地,再浇水施农家肥。一百多亩地把全村的农家肥都用光。这时候就可以上塑胶膜,花掉三千块钱买来的塑胶膜,稍微用力就会被戳穿。没办法,便宜货就是便宜货,谁叫咱没钱买高档货呢?

只能千叮咛万嘱咐工们在铺膜上架时,小心、小心再小心,于是盖膜又花了五天时间。控温设备?咱买不起,只好照以前的土办法,每个大棚弄个炉子,需要降温时再洒水即可。

经过十来天时间,在我的心培育下,种子发芽了,长势良好。接着下苗、浇水,施肥……

忙活整整一个月,我的一百八十亩蔬菜大棚终于正式建造完成。

我站在小山上看着山下一个个白色的半柱形包,感慨万千。这三百个大棚就是我徐子兴事业的起步点啊!

短短一个月时间,两万五千块钱已经花掉两万块钱,换回来的一袋袋化肥囤积在老屋那里。

身为一个合格的老板,我平均分配任务给员工们,合格完成任务者有奖,不合格者有惩。被惩罚者的钱将奖励优秀员工。于是每个员工为了不被罚,都努力工作、努力完成任务。甚至有在有一回翻地时,眼看无法完成任务,急忙把自己的家叫来帮忙,于是他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。

有了这个先例,大家纷纷仿效,让玉凤骂我,二十块钱就把二十多个家庭都拴到我这条船上。

其实我本意就是如此。我要让员工的家也参与进来,毕竟这原先就是他们的土地。我再给员工定下标准,防止偷工减料。当然,这只是在大棚建造初期实行的法子。大棚一旦建成投使用,非员工是不允许进大棚的。

好在这时候,建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,大家都能忙得过来。

对于大棚的种植技术,我毫不避嫌地倾囊相授。其实我这点东西全都是从书上学来的,只要识字都可以自学。

要让大棚的菜种得好就得把技术教给大家,保证大家的技术水准。我不想因为某个员工的技术错误而导致一个大棚的蔬菜毁于一旦。毕竟这一个大棚的成本价是八十块钱啊!如果等菜上市,这批菜大约能卖到两百块钱左右。

所以,防微杜渐,我给他们上了几堂培训课,更在实际作中亲自为大家做示范。这段时间大家的学习热空前高涨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