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(2/4)

没了顾忌。

叶行远苦笑,敢你们都知道蜀王的意图,还知道他的机密在什么地方。

不过想想也是事实,蜀王处心积虑这么多年,能够将消息控制在蜀中范围之内,已经可说是手腕高明。若说蜀中官场对他的目的和行动一无所知,这才是看轻了读书的智慧。

叶行远自己在蜀中待上月余,就发现了蜀王府的特殊,这些老家伙们又岂会被蒙在鼓里。

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,但蜀中的官员,要么与蜀王府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,属于被控制的那一部分,童知府之流如是。要么就是手没有证据,空白话,不愿也不敢去得罪一镇藩王,王老大如是。

而像赵子正这种,绝对算是异数,因此就被毫不留的铲除。

叶行远道:“下官已经从赵知县的中听说这千铜阵的可怖之处,当然不会自不量力去飞蛾扑火,我只是在南浔州见机行事罢了。”

王老大对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,叹息道:“蜀王为谨慎,就算你借郡主之力,在南浔州能待得下去,只怕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。你去一趟也好,不过却得知道进退,若是事不可为,及早回来。”

他顿了一顿,又道:“我可不希望你步赵子正的后尘。”

王老大的语气甚为沉痛,作为同样的读书,看到赵子正的惨相,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。

叶行远谢过,“下官自然省的。”

他底牌很多,应该不至于如赵子正这般,想起他灵力被锁,天机无光,叶行远也觉得背上发毛,自己非得小心不可。

之后,叶行远便向按察使司衙门告了假,微服向南浔州而去,身边也没有携带任何一个按察使司的马,只带了锦衣卫中的心腹。

南浔州位于蜀中的南面,再往南去,并无州府,都是当地土司统治。之前几位皇帝都想巩固南疆的控制,行改土归流之事,但当地的反弹甚大,最后都不了了之。

派蜀王坐镇此地,也有以宗室之威,统御这些桀骜不驯的土司之意。自从蜀王来了南浔州,这四十年来,南面土司闹事越来越少,为此先帝和隆平帝都甚为满意,给了蜀王许多嘉赏。

但在叶行远看来,这也是个可怕的讯号。这意味着蜀王已经安定了后方,他若是起兵,这些被他控制的土司也必然呼应,南方旋即糜烂,朝廷根本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。

这也是怪不得蜀中的官员会首鼠两端的原因,他们很清楚蜀王现在手上的实力,除非是朝廷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